
1929年秋至1930年
李灿、何长工、彭德怀率红五军先后进驻龙港,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。
1931年2月
直属中央的鄂东特委迁至龙港后隶属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鄂东南特(道)委先后在龙港设立,领导湘鄂赣边境地区21个县(市)的革命斗争。
是时,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云集党、政、军、工厂、学校、医院、银行、商店等48大机关,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和文化中心,被誉为"小莫斯科"。

这里为什么能成为红色首府的原因呢,当然与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。龙港地处长江中游南岸,是一块四面环山的平坝之地,北可与大别山联络,南可与井冈山、湘鄂西联系,曾经的龙港河航运还能直达长江,彭德怀居室的后门就能直达龙港河,当年可以连通到长江。

龙港现有革命旧址70多处,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。二00一年龙港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近年来龙港镇对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非常重视,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:一方面是对旧址进行保护和开发,另一方面是通过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,通过系统的保护开发,发挥红色资源的党史教育作用。


1929年,阳新苏区开始形成,这里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大后方。从彭德怀红五军、红三军团,到红五、八军后方留守处;从鄂东南红军卫生学校,到鄂东南红军总医院,均在龙港驻扎。那个年代,缺医少药,很多伤员最终失去生命,就近就地掩埋,有红军医院的地方附近山上都有烈士墓地。巍巍丰碑,傲视春秋;赫赫英名,永垂不朽!

红色是根·红色是魂
一段段光荣革命的历史为龙港镇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。这些镌刻着红色印记的景点也成为了人民重温激情岁月、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,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、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