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之计在于春,近来,木港镇抢抓春耕生产时节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
在木港镇田畈村,奔奔农业公司将秸秆等农业生产的“边角料”进行回收加工,变成饲料,养殖肉牛。湖北奔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恒开说: 用秸秆、花生秧、红薯藤,小麦槽养出来的牛,更健康,更环保,口感更好。
经过高温、发酵、消毒等工序,牛粪又变成天然有机肥,用于奔奔农业在当地流转的800亩玉米地和白茶园。湖北奔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恒开说: 通过第三方环保部门检测,环评报告显示污染物达到零排放。
这套循环模式,使奔奔农业的绿色产品远销江西、湖南等省份,发展形势喜人。今年,公司的种养殖规模将扩大2倍,带动40多名农户增收5000元以上。刘恒开说:今年扩建4个牛栏,一个栏2500平米,造价1000万,新增600头,到年底产量能达到800到1000头,产值3000万左右。
在木港镇子山村的蔬菜大棚,村民临近中午还在忙碌,200斤茄子刚运走,下一批订单又来了。木港镇子山村村民王贤雄说 :一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,现在我们老人在家门口都有事做。
去年底,村里建起了25亩蔬菜大棚,承租给有技术的村民经营,村集体按期收租,一些村民靠出劳力,也能得到一笔收入。建起来时间不长,基地就看到成效,光茄子一项,每月卖出4万多元,再过几天,番茄和辣椒也将上市。木港镇子山村党支部书记王能河说:目前村里有二、三十个大棚,每个大棚租金1000元,每年集体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。
今年,村里向上争取了50万元资金,准备把种植面积增加一倍,同时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打通了销路,蔬菜将直供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。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驻村工作队队长赵卫军说:在校学生目前有一万三千多人,学校领导也积极安排,充分利用学校食堂的优势,优先采购子山村的蔬菜。
近年来,木港镇瞄准“种养结合、资源循环”的现代农业,先后引进6个像奔奔农业这样的项目,总投资5.48亿元。同时发展桑蚕、白茶等优势产业,带动群众致富、村集体增收,加快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秀美木港。
来源:阳新新闻
记者:洪涛
监制:刘俊
编辑:许岚 秦晨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