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国镇宝塔村是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,村里家家户户都以湖蒿种植为生。村民收入高不高,关键就看湖蒿市场好不好。眼下正是蒿农忙碌的时候,一起去看看今年的行情。
新春时节,正是蒿农最忙碌的时节,也是最幸福的时节。
“这个时候正是湖蒿销售旺季,像这样的蒿子,在武汉市场批发价卖到8元到10元一斤,今年行情还可观。”宝塔村村民柯昌刚说。
柯昌刚是村里的湖蒿种植大户,30亩湖蒿是全家人一年的盼头。
宝塔村村民柯昌刚介绍,现在一天出1个至2个棚的货,一个棚将近2000斤、1万多元,毛收入将近40万元。
丰收得益于精心管理。前两年,宝塔湖蒿出现减产和品质下滑等问题,柯昌刚开始尝试用有机肥替代化肥。投入翻番,他咬牙坚持。今年,绿色种植的效果已经显现,他家的湖蒿成了市场上的“香饽饽”。
“如今,我们使用有机肥,对品质提高非常有效,它的颜色、嫩度、粗度都提高了,商贩抢着购买。”宝塔村村民柯昌刚说。
“今年我们预估产量可以达到2500万斤左右,按目前的市场价格,平均7元算,今年总产值达到1.6亿元。”宝塔村党总支书记肖唐明信心满满。
宝塔村有“湖北湖蒿第一村”的称号,产品集中销往长沙、南昌、岳阳等地。外地市场路途遥远,保鲜是关键。今年,村里引进新设备,利用气调贮藏技术延长保质期。
“经过气调包装以后,我们的市场拓宽了,不再仅限于湖北市场、湖南市场和江西市场,全国各地都可以在3天之内到达,保质期从原先的3天可以增长到7到10天。”宝塔村党总支书记肖唐明说。
过去,一季湖蒿割完后,40天就会长出第二茬,但因为口感相对较差,大都没有利用起来。根据产业发展需求,村“两委”新增了一个深加工项目,并与华中理工大学合作,开发新产品。
宝塔村党总支书记肖唐明表示,该村利用二季蒿做成干湖蒿、湖蒿酱,按照现在预计,总体产值可以增加8000万到1亿元。
根据规划,未来3至5年,宝塔村将不断提高种植、仓储、加工、销售各环节的产业化程度,建成一条从田间到餐桌、贯穿一二三产业的湖蒿深加工全产业链,为“亿元村”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记者:洪涛
编辑:许岚
发布:周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