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摄札记
湖北阳新县龙港的特产——薯粉蛋,在鄂东南地区很有名气,到过龙港的人都想品尝一下薯粉蛋。
龙港人喜欢吃薯粉蛋也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的。传说李自成行军打仗为了便于携带而将蒸熟的薯粉坨作为干粮,传说已无从考证。但可以肯定先祖们在龙港落业开始直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,他们开荒种粮,红薯是主打粮食作物,每年要准备四、五个月的红薯作为度粮荒的主要口粮。薯粉蛋或许从前的一般人家吃不起,因为薯粉蛋的馅子要有肉及其他时菜,无钱难做无米之饮,同时每年贮存的薯粉有限而不得不划算着吃,特别是要留着过年吃。这样物以稀为贵,一年能吃几次算是有口福的了。
历史在沉淀,习俗便形成。龙港人过年吃薯粉蛋的风俗一代一代的传承,不管年成好与坏,红薯磨成粉成为了秋收季节的风景线。在湾旁沟边、河岸洗衣铺上都是排着长队等着芋头槽洗薯的场景;在井边、港边摆满了豆腐桶,各家用双层的㠺箩布滤洗薯渣,等侯漂浸红薯粉汁的沉淀;在房前屋后、路边铺满了蒲篮垫上红绿各色的被单,晒上从桶里挖出来的薯粉。在阳光下,忙碌的人们穿梭在晒场、井边,翻晒、捏粉,将干静的薯粉装入坛罐搬进家里贮藏。
社会在进步,生活奔小康。家乡的马路宽了、路灯亮了、村头绿了、街道整洁了、环境变美了,家乡的田地抛荒的少了,山地插的红薯挖起来再不用薯洞了而直接打成薯粉,不用等到过年,平时家人一起包薯粉蛋吃成为了常态。乡亲们的日子像是天天在过年。
——严跃新
地道乡土味,浓浓故乡情
《家乡的味道》读后感
在当今世界,论起吃来,没有任何国家和地方能比肩中国了。炒煮蒸炸、煎烤焖炖......同样的原料与食材,中国人能变着花样做上个一百道菜。央视曾播出的《舍尖上的中国》纪录片风靡全球,影片里中国各地的特色饭菜不仅对食客充满了感观诱惑,那色、香、味俱全的佳肴美馔也被影片渲染的淋漓尽致,观之垂涎欲滴,真不愧一部视觉盛宴。其实,说心里话,做为中国人,面对着影片中那琳琅满目的饭菜,最爱的也不过是有着自己家乡浓郁口味儿的家常菜……
摄影家严跃新继《孑遗古法榨油坊》后,再次推出了这组《家乡的味道》。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组照片时,既亲切,又温暖。只见影像里透着平实地道的乡土味儿,画面中蕴含着浓浓的故乡情。学兄严跃新真的是一位有心人,又兼具先见之明。他一次次用真情拥抱民间,挖掘中国影像故事的金矿,留下了如此淳朴厚重又独具慧眼的影像记录。这组影像作品,我看了还想再看,浏览再三,浮想联翩……
组照《家乡的味道》,影像色彩的还原与变幻,场景的抓取与呈现,不仅制做美食的每道工序视角独到,元素齐全,而且特色突出,淳朴自然。画面上:晒场、厨房、炉膛、火光、馅料食材、人物特写,斑驳陆离,油光发亮,热气腾腾,喜气洋洋。从薯粉蛋的原料准备到整个制做流程,影像故事环环相扣,有条不紊,好似给一篇文章分开段落一样,使影像有了层次和趣味。从做开始,到吃为止,一幅幅画面层层递进,影像故事渐入佳境,组照颇有前后呼应、相辅相成之妙。影像引领读者宛如亲临现场,目睹其火热的生活图景,画面以原生态的影像写实,呈现出黎民百姓真实的人间烟火。
我想:这正是影像的魅力。《家乡的味道》层次分明,质感细腻而强烈。组照朴素平实,生动润泽。弱光下的影像色彩饱和,富含张力。古铜般的暖调氤氲出的生活韵味,不仅增强了影像油画般的质感,画面构图也独具慧眼。组照上,色泽鲜亮的薯粉蛋经过若干个制做环节、直到下锅、炖煮、捞出……感观上顿觉香气四溢,禁不住味蕾萌动,满口生津。
薯粉蛋是湖北阳新的特色小吃,而阳新龙港的薯粉蛋最为出名。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惠,龙港的薯粉蛋皮薄馅多,煮熟后会自然飘浮起来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我曾去过两次阳新。从武昌乘汽车经黄石、大冶到阳新,过了阳新,就是江西九江市的地界。在阳新龙港的那天晚上,朋友请我品尝了美食薯粉蛋。如今想起来:又圆又大的薯粉蛋,吃在嘴里,皮糯馅香,丰腴鲜美,回味绵长……
薯粉蛋的馅料主要有猪肉、粉丝、香菇、竹笋、豆腐籽、大蒜、香干、虾米、花生米等多达九种。馅料要提前一天炒制,为了让猪油冷却后锁住馅料的鲜味和水分,以提升其口感。薯粉蛋的皮由当地产的芋头和红薯按六四比例制做而成,经过翻晒、捏粉,将干静的薯粉装入坛罐里贮藏。朋友告诉我:在阳新龙港,无论年景好坏,将红薯、芋头磨成粉是当地秋收季节的一道风景:河岸边排着长长的队伍,都是洗芋头的人。各家用双层的㠺箩布滤洗薯渣,等候漂浸薯粉汁的沉淀。房前屋后,铺满了颜色各异的被单来凉晒薯粉。阳光下,人们穿梭于晒场、井边,翻晒、捏粉,一派忙碌的生活图景……
常言说:三餐大于天。在中国,各地的食物种类驳杂,千变万化。而每个人的味蕾缠绵中,最朴素的味道,也最足以慰藉人心。兴奋之时,开怀畅饮,荷尔蒙飙升;失落之时,美食能直达肠胃,给身体以力量。尤其是常出门在外的人,时刻牵挂和想念的仍是故乡的家常菜。记得《人间滋味》的作者汪曾祺,汪老称得上是一位典型的”吃货”。他笔下的故乡食物,如咸菜汤、野菜、鸭蛋都是至上的美味。他说:”味道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,有时候不在于那菜式本身,而在于时节、那人和那情感。”林语堂也说:“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,不是宗教,也不是学问,而是吃。”所以,吃,是故乡的记忆,也饱含着浓浓的家乡情……
严跃新在他的影像里,人物形象、影像构建,情节设定、节奏把握,都称得上“中国好故事”的相貌。漂亮的镜头、温暖的画面,恰当的取舍、有趣的情节、真实的细节,不会因个别场景的零乱而掩去光芒。影像里流露出的真诚与真情,温馨与乡愁,读来不仅有滋有味,读后亦回味深长……
2021年国庆节于北京梅地亚中心
撰文:谢建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