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百善孝为先”。最近,阳新县陶港镇向录村的村民只要谈起外来媳妇黄仙娥照顾卧床不起、瘫痪在床的公公的事,都会竖起大拇指。周边的村民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她的善良、贤惠、懂事和孝道。
黄仙娥,1979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县兴宁镇,从小家境贫困。只有小学文化的她,早早迈出社会,成为一名打工妹。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她在工厂里不怕苦不怕累,为多挣一点加班费,常常都通宵工作。每月的工资除了买些生活必需品外全部都寄回家去补贴家用。
2005年,黄仙娥嫁到向录村,成为该村的一名外来媳妇。本想相夫教子,过平静的日子,没想到命途多舛,2021年5月,公公因高血压导致中风,由于年纪大,加上病情严重,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。在医生的建议下,她把老人接回家,通过药物和康复护理来进行保守治疗。
黄仙娥有两个孩子,一个在读书,一个还是嗷嗷待哺的幼儿,婆婆已经去世,丈夫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。公公全身瘫痪,生活无法自理,每天的吃喝拉撒成了黄仙娥日常料理的家务。
一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,两个孩子的开支已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,她平时省吃俭用,对自己更是铁公鸡一毛不拔。公公每月购买纸尿裤、护垫、湿纸巾的开支就得一千多元,她却毫不吝惜。
人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。作为一个媳妇,坚持一日三餐跟病重老人喂吃喂喝已是极大不易的事情, 黄仙娥还要给公公擦身抹澡换尿裤,而且每天都要擦洗好几遍。床单、内衣见脏就洗,满屋挂起的“彩旗”就是这好媳妇最好的见证。卧床这么久,公公身上没有一处褥疮,房里没有任何异味。扪心自问,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?公公的亲生女儿每次来看望一下,就匆匆离去。然而,黄仙娥却默默地、日复一日地、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这个家庭“累赘”。
黄仙娥没有豪言壮语,没有把老人推向村集体和国家,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用一腔朴实的真情谱写一曲“敬老爱亲”的时代赞歌。
通讯员:吴丰柏
监制:刘俊
校对:胡燕芳